李学勇在全省深化医改工作会议上强调 确保如期实现医改目标 以实际成效造福于民
[新华日报讯] 3月28日,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长李学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好深化医改各项任务,确保如期实现深化医改近期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惠民生。副省长何权代表省政府与各省辖市政府签订2011年医改目标责任书,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深化医改启动实施近两年来,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改革起步阶段的种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深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从改革中得益受惠。
李学勇在讲话中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同时对推动社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实现医改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能否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直接关系深化医改的持续推进,关系政府的公信力。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医改的思想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考量和谋划医改工作,三年医改任务不仅要按时完成而且要率先完成,不仅要保进度而且要高质量。在当前深化医改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逐一破解难题,确保改革按既定目标积极稳步推进。
李学勇指出,今年我省深化医改工作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便民惠民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一个深化”,即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
要以保基本强基层为立足点,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精心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尽快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积极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径,改革提升县级医院,推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措施,构建多元办医格局,激发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动力。
李学勇强调,打好深化医改攻坚战,完成近期目标任务,是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任务落实。各市、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医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地区医改工作负总责,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要切实加大对深化医改的财力支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重视做好经验推广和宣传引导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深化医改各项任务,以良好的医改成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何权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着力研究解决医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罗志军主持省委常委会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项工作
[新华日报讯] 3月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了我省的贯彻意见。会议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重要改革,对于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完成深化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要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突出便民惠民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快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三是加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径。
四是认真做好深化医改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六是不断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切实抓好医改各项任务的落实。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化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推进医改放上重要位置,市县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医改重点工作,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医改工作负总责,市县政府负责常务工作的同志直接分管医改工作,加大协调、推进力度。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进度,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指导和推进,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好医改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深化医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媒体报导]
四部门晒一年“成绩单” 并许诺医改下一步目标 扬子晚报 2011-03-29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我省医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是3年“医改”的最后一年,在昨日的全省医改工作会议上,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这4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晒出了各自的“成绩单”,并向全省老百姓“许诺”了下一步的医改目标。
关键词1 基本药物 一年为群众省10亿药费
据省卫生厅有关人士介绍,2010年,制度实施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完成门急诊3120万人次,同比增长8.9%;门诊均次费用62元,同比降低23%;住院均次费用2681元,同比降低6%;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费用平均下降20-25%;累积采购基本药物12.4亿元,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10亿元。
“今后我省将加大推进力度,在年内尽快实现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少军表示。
关键词2 财政投入 2010年医改投入比前一年增25%
2010年全省共投入医药卫生五项重点改革资金215.8亿元,比2009年增长25%。
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新农合政府补助资金56.75亿元。全省人均筹资标准达190元,支付限额全部达到当地农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全省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61.55%。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资金共投入11.5亿元。2010年参保人员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达60%,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据省财政厅社保处处长戴民辉介绍,今年,省级财政年初预算共安排医改资金51.11亿,比去年增长18.1%。
关键词3 医保待遇 参保居民住院有望报销70%
我省城镇医疗保险工作一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全省居民医保政府补助金额平均达到134元/人/年。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60%。“今年,居民医保政府补助将提至人均200元。”省人社厅副厅长陈励阳说,医保待遇标准也将随之“水涨船高”,“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力争达到70%。”
目前的医疗保险大多实行县级统筹,参保人员只能在统筹区域内刷卡看病。外地参保人员因为大病重病到南京看病时,只能自己先垫付看病费用,然后再回到参保地报销。2009年,我省建立了省级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信息管理平台,参保人员只要到省医保部门免费领取一张异地就医卡,就可以在异地享受参保地的医保报销待遇。2010年,有829名外地参保人员在宁实现了持卡就医。据悉,今年我省将把异地就医服务从目前的职工医保拓展到居民医保。除了大重病、疑难病,今后门诊慢性病也将可以异地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