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管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王国强副部长在江苏调研并指导江苏中医药工作
7月23-24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到江苏调研中医药工作。调研期间,先后到江苏省中医院听取了国家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检查组对该院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反馈情况,实地视察了南京市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新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洪净、医政司副司长蒋健,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陈亦江等陪同调研。调研中,王国强副部长对江苏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再次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江苏中医药事业发展、对江苏中医人寄予更高期望。
牢记七个“把握” 最大化发挥中医特色
王国强副部长指出,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期间,江苏中医药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指标继续领跑全国,在中医学术、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在全国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目前,人民群众对中医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扎扎实实地突出中医特色优势,让传统中医药惠泽广大人民群众,是开展中医医院管理活动的根本宗旨,也是发展好中医药事业的根本目的。
他在江苏省中医院听取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反馈情况后,提出了七个“把握”:一是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他说,当前中医药发展形势很好,政府对中医的扶持、人民群众的需求、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等,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未来要在中医防病治病上加大力度,中医人要有这个历史责任;二是热爱中医,把握精髓,建立信心。作为中医人首先要热爱中医、喜欢中医、把握精髓,这些是中医的生命。指导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如“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等,这些有这几千年的历史,西医才不到200年,这些中医的理念、技术方法永远不落后,要有信心,把中医做强;三是突出特点,把握优势,拓展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才能彰显中医院的价值,中医要发展还要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省级医院的责任与特色优势的关系、先进设备使用与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关系、治已病与治未病的关系和门诊中医特色与病房中医特色的关系;四是注重文化,把握内涵,大医精诚。中医文化经过几千年积累,渗透到中医服务、诊疗、言行等各个方面,文化建设首先是和谐医患关系,中医人要率先做到;五是加强管理,把握规律,创新模式。中医特色优势不仅在门诊体现,还要在病房里,对住院病人也要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提高疗效;六是学习包容,把握趋势,上善若水。中医人要善于学习,包容,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优秀的、好的技术;七是建好班子,把握方向,争创一流。加强党建,把队伍建设好,带动全院职工,把握前进方向,争创一流业绩。
创新中医诊疗模式 彰显中医药服务特色
在南京市中医院,王国强副部长对该院以中医特色学科肛肠科为中心,建立系统化诊治平台,围绕中医优势疾病带动学科群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发展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给全国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强调,中医诊疗讲究整体观,注重全面治疗、标本兼治,要建立多学科联合诊治平台,要建立有利于诊治疾病的医疗模式,要理清思路、突出亮点。他指出,国家医改的最终目的是为病人提供有效、便捷、廉价的医疗,要优化服务流程,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让中医药更好的服务病人。
探索建立地方特色健康模式 让老百姓方便看病、看得起病、少得病
在苏州市中医院,王副部长对医院内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明显的中医药特色、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苏州能率先创造出一条路子,探索一个苏州特色——苏州人健康模式,即关口前移、预防、治未病的模式。现在的老百姓不是有病看病,希望的是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所以中医院不仅要看病,而且要防病。要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大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的医疗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防病于未然。政府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能给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会更加明显。骨伤病治疗是中医院最有特色的专科,治疗骨伤,老百姓最希望的是减少疼痛、尽快愈合,功能恢复快,还希望少花钱,中医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如骨伤科的小夹板、微创治疗,最符合这些需求。如政府在这方面给予补贴,就有可能做得更好,让百姓成为最终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