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欧盟的定义,罕见病是每2000人中仅有1人会得且无法医治的疾病。目前罕见病的种类已超过7000种,其中80%的罕见病是由基因引发。2015年2月28日是第八个国际罕见病日,历届罕见病日都有一个主题。
由于全球肿瘤疾病的高发以及治愈率的相对低概率,未来人类对于抗肿瘤药物的探索依然是主流。随着在PD-1及PD-L1抑制剂领域的争夺日益激烈,黑色素瘤市场成为火药味最重的战场,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默沙东Keytruda的销售将高达38.79亿美元毫不出奇。
除上述新批药物外,众多的重磅老药批准的新适应症也值得关注,作为全球销量NO1的阿达木单抗,2005年已经被授予孤儿药地位,在2008年获批用于4岁及以上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后,2014年又获批用于此类疾病的2岁及以上患者。6-巯基嘌呤口服液在在2014年获批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可喜可贺,本品的活性成分6-巯基嘌呤早在1953年就已获批,是典型的老药新用案例,它于2012年8月凭借此适应证获得孤儿药称号。同属此类的还有丹曲林钠混悬注射剂和乙碘油注射剂等。
由于孤儿药被众多企业和机构看做未来业绩的增长点,不少制药巨头和创新研究机构投身其中,从2014年获批的孤儿药新药或孤儿药新适应症的企业来看,制药巨头和创新型小企业相比略占上风;但从未来有可能成为重磅药物的数量来看,制药巨头的运气好很多。由于财大气粗,制药巨头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有重磅潜力的在研药物,比如默沙东Keytruda为自主研发,而Blincyto则是安进2012年以12亿美元的高价从德国的Micromet公司收购来的;从获批适应症的类别来看,各类肿瘤占据近五成,其次为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及血小板无力症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对孤儿药研发的激励强度是最大的,除了7年的市场独占期,还有税费减免等其他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孤儿药法案的保驾护航下,美国的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如基因泰克(罗氏收购)、安进和健赞(赛诺菲收购)等专门研发孤儿药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2014年安进和健赞又有新的孤儿药入账,而基因泰克的阿瓦斯汀的药用说明书新增数个罕见病适应症,作为罗氏的当家品种之一,2014年其销售高达64.17亿瑞士法郎也源于其不断地拓展新的适应症等措施。近年来,在丙肝药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吉利德也转战罕见病药物市场,还有向来出手阔绰的百健艾迪也投身其中,罕见病药物市场已显示出爆发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