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卫生部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这是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妇幼卫生工作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为报告作的序中希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妇幼卫生工作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继续努力,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显示,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妇女人均预期寿命2009年提高到75.2岁。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比2000年下降了43.4%,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
《报告》显示,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3.1‰,比2000年下降了5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了5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监测的9个城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同龄儿童水平。
《报告》表明,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4.5万人,妇幼卫生从单项服务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说,研究表明,1990年-200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68.6岁提高到73岁,其中48%归因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妇幼卫生服务状况的改善,直接降低了社会发展成本,减少了补偿性生育,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财富。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至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以1990年为基数下降3/4,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要下降到22/10万才能达标,任务十分艰巨。《报告》指出,中国妇幼卫生事业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中文版.pdf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英文版.pdf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问答]
1.报告发布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总体状况如何?
3.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如何?
4.城乡之间妇女儿童健康差异有多大?
5.区域之间妇女儿童健康差异有多大?
6.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是什么?
7.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是什么?
8.妇女常见病发病情况如何?
9.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如何?
10.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如何?
11.儿童营养状况如何?
12.婚前和孕前保健开展情况如何?
13.孕产期保健开展情况如何?
14.“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进展如何?
15.妇女常见病检查开展情况如何?
16.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情况如何?
17.妇女儿童在深化医改中享受到什么实惠?
1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展如何?
19.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项目进展如何?
20.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进展如何?
2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进展如何?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健康内容进展如何?
23.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进展如何?
24.妇幼卫生法制和政策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25.妇幼卫生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26.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
27.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28.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29.“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健康目标和举措有哪些?
30.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的健康指标有哪些?
31.“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