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互联网医疗渐入“寒冬”:创业者倒在业绩门槛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3    更新时间:2016/8/10
 
    近日,有着互联网第一股之称的就医160,在挂牌新三板半年多即被曝出大量裁员,涉及其1/3员工,其中创新事业线已经撤消。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今年年初就有互联网医疗企业在进行裁员,目前甚至难以维系;而不久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文叫停第三方网售试点平台。
 
  这让一度火热的互联网医疗处境看上去似乎有些尴尬,也再次引发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之争,甚至有人开始唱衰互联网医疗。对于目前互联网医疗的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资本已进入观望期,甚至出现各种寒冬说;另一方面,行业平台同质化严重、盈利难,甚至有些平台步履维艰。
 
  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医疗目前存在变现难的问题,很多都在调整盈利模式方向。一位投资医药、环保等的某资本创始人则坦言,不会轻易碰触互联网医疗。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各路资本正是看准了其中潜在的巨大商机,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跑马圈地。不过,王昕指出,随着互联网医疗显现的一些问题,投资热潮逐渐退去,市场从之前的爆发式发展进入了理性的发展阶段。
 
  风口到期?
 
  据了解,“就医160”最初以研发及销售医疗软件为主,2010年至2012年间互联网医疗平台逐渐成型,并开始面向个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服务。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陆新三板,股票名称为宁远科技(834750)。
 
  不过,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医160即传出了大量裁员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裁员最多的是其起家的挂号业务部门。就医160亦确认,其确实有优化人员计划,涉及全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此次裁员,“就医160”官方回应称,这是随着公司业务重点转移,公司计划对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以团队和个人的业绩为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
 
  在2016年年初,北京市卫计委下发通知,严禁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一大批以挂号为主营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受到影响。
 
  对于此次就医160裁员,资深医药营销人士、移动医疗分析师刘谦向媒体分析指出,目前就医160遭遇了成本压力,应该是收入增长没有跟上推广等费用。2015年公司年报显示,宁远科技年度销售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大幅增长,主要支出是公司品牌推广的费用,以及地面推广人员的增加。
 
  扩张期成本的提升,带来了利润压力。从就医160发布的财报看,其近三年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幅度在大幅增加,2013至2015年,其利润分别亏损601.23万元、1744.34万元、7141.04万元。
 
  在王昕看来,就医160的裁员正体现了互联网医疗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盈利情况不如预期,裁员是通过优化内部组织结构而控制企业成本。
 
  除了就医160被曝出裁员后,实际上自2015年后半年开始,资本收紧,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除了少数几家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仍能获得资本热捧,大部分企业挣扎在A轮或B轮的融资路上。
 
  而在今年5月18日,医药O2O企业药给力融资未果而不得不暂停业务,对于暂停的原因,药给力负责人称,“自去年12月就已确定投资的传统药企,连投资协议都走完了,变卦其实只在一夜间,但调整已经来不及。”
 
  前几日又曝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分别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售试点工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自8月起,天猫医药馆(包括95095平台)、八百方网上药店和一号店三大互联网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都停止了网上直接交易。业内人士指出,在试点期间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监管部门从安全、监管角度考虑。
 
  资本寒冬
 
  2016年无疑是近三年互联网医疗创业的低潮期,除了少数几家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仍能获得资本热捧,大部分企业挣扎在A轮或B轮的融资路上。媒体一般解读为资本寒冬,投资机构勒紧裤腰带,只看不投了。
 
  实际上,在资本趋于冷静的情况下,资本看得更多的是盈利模式及互联网医疗变现的能力。
 
  投中研究院认为,在每家O2O创业企业的背后,都有资本驱动的背影。资本是逐利的,烧钱大战不可能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药给力失败该拷问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拷问O2O送药这个模式本身。
 
  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向记者分析指出,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创业项目模式雷同,大多是一个app简单连接医患,企业进入A轮或B轮后,投资机构只会在相同细分领域内选择第一或第二企业;大部分互联网医疗无法通过流量等进行变现,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缺乏核心医疗价值,无进一步增值服务空间,商业模式上令投资者犹豫。
 
  已投多家上市公司的某PE负责人则坦言,目前不会轻易投互联网医疗项目。“我们目前投资的方向是医疗、TMT、环保,其中医疗领域重点在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方向。”
 
  对于互联网医疗寒冬说,在7月16日的“reMED2016”大会,刘谦直言“互联网医疗其实春天都没有到,怎么谈得上寒冬?”
 
  刘谦分析称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中仍存在公立医院垄断、缺少医疗保险支付、缺少医院间的数据分享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医生社区工具类APP为例,通过独角兽工作室今年4月份的调研发现,官方公布的数据存疑,某些APP官方公布的用户数甚至是下载数量的两倍;其次,中国移动医疗类APP同质化非常严重。通过独角兽工作室对市面上超过1200款移动医疗APP的调查统计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APP集中在网络问诊、挂号支付或者陪诊、慢病管理业务;另外,互联网医疗还有一个亟待解决重要的问题,即互联网医疗缺少付费方。
 
  在刘谦看来,由于医疗的低频性难以改变,因此互联网医疗不能照搬互联网方法;单纯做电商平台、大闭环的产品窗口基本关闭,创业成功率低;大城市、大医院、大专家并不是互联网医疗主战场;不赞成药厂或者器械公司做移动医疗;线上无法构成医疗的闭环,线下重资产发展慢、难度大,要考虑如何打通线上线下;互联网医疗公司要做到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虽然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但近期亦不乏大手笔融资的,如6月份平安好医生宣布获得5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48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到95.8%。
 
  王昕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的趋势是轻资产和重资产相互结合。医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必须落地,有实体提供服务,互联网只是起到引流的作用。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