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隐秘产业链盘踞医院牟取暴利 供需失衡还是监管缺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57    更新时间:2015/9/19
 
    号贩子、医托、药托……当这些“靠医生财”的黑色产业链在监管部门不断升级的打击下逐渐沉寂之时,另一些隐秘的“黑金”又渐次浮出水面:一盒不到8元的普通药,医院没有黑市却卖到数千元;非急救转运“黑救护车”泛滥欺行霸市;“卖血黑市”屡禁不止甚至成了病人“救命恩人”……是供需失衡还是监管缺位?
 
  原价8元卖4000廉价救命药黑市疯狂
 
  杭州萧山区的韩果果出生不到8个月就患上婴儿痉挛症,进入浙江省儿童保健院进行治疗。医生说,用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药,很多病人都是自己想办法买药。
 
  打电话向多家医院询问无果后,孩子母亲周女士8月15日将求助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看到信息后,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陈澍马上在医院内部系统搜药,也无货。他随即转发求助信息,多方寻找发现武汉基本无药,而且全国多地相熟的医学界人士都反映各自医院也无药。
 
  还好,最终有热心人联系得知上海医药(18.04, -0.75, -3.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药。8月16日晚上,两盒ACTH连夜送到孩子父亲手中。
 
  但并不是所有类似患者都会像韩果果一般幸运。在福建,一岁零10个月的婴儿痉挛症患者小宸正躺在漳州市一家医院里,从春节开始他就断药了。他母亲告诉记者,之前帮忙买药的人说已经买不到药,“黄牛”本来同意以8000多元两盒的价格卖给他们,但犹豫之时,却被别的患者家属买走。事实上,一盒ACTH正常只要7.8元。
 
  这些婴儿痉挛症患者都面临着同一种困境,长年以来,患者家属不停地在网上发帖找药,患者家属聚集的找药qq群、微信群也数不清。一位患者家属称,在北京一家大医院患者需自己准备28支ACTH才可以住院。
 
  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发现,目前在网上能搜到的ACTH的生产厂商基本上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一家。针对韩果果事件,该公司发出声明,为便于患者获取有关ACTH的信息,已经设立专线提供有关服务。小宸的母亲致电该专线,接线员给了她一个业务员的电话,拨通后业务员却直接表示没有药。
 
  然而,黑市上却可以找到如此紧缺的ACTH。在一个有关婴儿痉挛症的qq群里,群成员达到1944人,包括不少患者家属及“黄牛”。记者发现,一盒ACTH被炒到了4000元,相当于正常价格的500多倍。
 
  一位药品销售商透露,ACTH一盒只卖7.8元,利润只有2%,再加上需求量很少,很多厂商不愿意生产,分销商也不愿意备货。上海医药总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作为全国第二大的药品分销商,他们目前ACTH的库存也只有两箱,每箱100盒。而他们一般的药都有几万箱甚至几十万箱的储备。
 
  在医院里,受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影响,一些医院会选择进贵的替代药而不是便宜药;在备货方面,据医务人员反映,这些药品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如果长期备药不用会造成浪费,医院索性就不进货。
 
  但是,“黑市”中的药从哪里来的?一位大型医药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黑市里流出的真药,绝大部分是“黄牛”通过一些医药公司、医院的渠道弄出来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是黄牛通过适用这个药的其他病症,将药品开出来,或者跟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工作人员私下操作获得药品。
 
  ACTH并非孤例。近年来,不少类似的廉价好药,如“鱼精蛋白”、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都曾出现紧缺。浙医二院普外科副研究员、博导龚渭华说:“非常好用的磺胺药人工合成抗生素、多粘菌素也出现过紧缺,尤其是多粘菌素,最近很多人在找。”
 
  记者梳理医院、分销商、厂家各个环节发现,缺失的救命药往往具备四大特点:生产厂家有限;产量少;需求量有限却超过生产量;价格低廉。尽管相关部门对特殊药品有定点生产的相关政策保障,但现实却是生产厂家、商业公司、医院与患者“共输”。
 
  业内人士指出,便宜救命药紧缺的重要原因是价格、分配管制和以药养医的体制存在弊病。在药品价格管制的情况下,药厂生产这类药物长期亏本或者至少不赚钱。
 
   “这种孤药一旦某个生产厂生产能力稍有波动,就马上面临全国断货。”陈澍说,而且国家管制这些廉价好用药的分配,导致某些用量大的单位和某些无此需求的单位拿到的药物数量相当。
 
  陈澍认为,放开对药物的价格和分配管制,让企业自主定价,有自由市场竞争,药品最终将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而且不至于长期短缺。
 
  据了解,目前针对一些用量少、但临床必需的便宜好用药,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保障,比如定点生产、国家统一购买等,但是缺乏细化指标,缺乏严格监管以及问责制度,使政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
 
  遏制“黄牛”也是重要举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贾书生表示,应严格执行处方药管理制度,无医生处方决不能随意销售;同时监管部门应该把医疗机构对孤药的销售管理纳入监管范围,对违规的员工及机构严格按相应法规处理。
 
  半路抬价安全堪忧
 
   “黑救护车”横行霸市
 
  近日,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门诊大楼的门口,因“黑救护车”中介抢生意,一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在转院过程中被强行拦下。最终,患者家属报警,警方和医院介入,前后扰攘了近5个小时,这名需要转院的昏迷患者才得以安全送达。
 
  记者在广州一些大医院周边采访了解到,长期活跃着的“黑救护车”一般都是改装车,挂有外地牌照,从外观上看和正规的120救护车相差无几,装有警灯,贴有急救标识。由于救护车紧缺,大医院周边长期盘踞的“黑车”做起转院病人的生意。这类“黑救护”在没有医疗执业资格和运营资格的情况下,利用非法改装的救护车将病人转运至省内外。
 
  这类“黑救护”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介绍,黑救护车主抬担架上下车并不正规,可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有些车辆给病人匹配药量不足,氧气不足,车上的医务人员基本都不专业,如果病人途中发生危险,根本无法进行有效抢救。此外,黑救护车经常不消毒,卫生条件不过关。
 
  收费混乱已成“黑救护车”一大痼疾。揽客时,开价往往比正规非急救转运车便宜,但半路抬价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让病人家属掏过路费、加油费等。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