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病研究进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434    点击数:444    更新时间:2015/6/2

小编特地盘点了近年来关于儿童疾病的一些亮点研究,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并学习儿童病的研究进展。

【1】Cell Host Microbe:婴儿期抗生素使用或导致成年期患多种疾病

最近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婴儿期抗生素使用、肠道菌群改变及婴儿后期疾病状况之间的三角关系,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 Host & Microbe上;肠道菌群失衡即为生态失调,往往会引发多种感染性疾病、过敏症及其它字体免疫障碍,甚至肥胖等。该研究或为临床开发一种预测性的模型来测定幼儿肠道中健康菌群的发育提供帮助。

抗生素是目前针对儿童最常用的处方药,其在儿童服用的所有药物中大约占到了四分之一,而给儿童服用的三分之一的抗生素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目前已经有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对机体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研究者Dan Knights教授说道,和代谢及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处于持续增加的势头,然而很多疾病我们并不清楚发病的机制是什么;此前就有研究揭示抗生素使用和肠道菌群失衡的关系,有些研究则阐明了肠道菌群失衡和成年疾病发生的关联;在过去一年里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成百上千项研究,发现抗生素使用、肠道菌群改变及成年期疾病发生三者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2】Pediatrics: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肥胖风险

对于高危肥胖婴儿,他们喂母乳时间越长,就越不可能会成为超重。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似乎对超重和肥胖的早期征兆越有保护作用。研究员Stacy Carling博士生和她的同事追访595名孩子(从出生到2岁),他们在这个时间内追踪记录孩子的重量和身高,并比较将儿童的成长轨迹与这些孩子吃母乳时间长短关联起来。

当考虑高风险的体重增加,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涨幅高于平均水平更快,随着他们成长。BMI是根据人的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获得额外体重风险最高儿童的母亲包括那些超重或肥胖母亲,教育水平低母亲和怀孕期间吸烟的母亲。595名儿童中近59%的孩子处于超重危险之中,其母亲曾有以上一个或多个特征。在这些肥胖风险较高的儿童中,婴儿母乳喂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相比于吃母乳至少4个月的儿童,母乳喂养不到两个月时间的婴儿有超过两倍多的可能性获得额外的重量。

【3】孕妇肥胖婴儿先天性畸形风险高

近日,在2014年费城会议中心举办的美国肾脏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肾病周活动中,来自西雅图儿童医院的研究者表示,孕妇肥胖或增加出生婴儿肾脏及泌尿道先天性畸形的风险。

肾脏和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的妊娠诊断率高达1%,而且在出生前婴儿异常的情况中占到了20%至30%;由于母亲肥胖和后代先天畸形存在密切关联,因此研究者试图去研究是否母亲肥胖和新生儿肾脏和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有关。

【4】孕妇婴儿需警惕!抗菌香皂带来健康风险!

美国FDA不得不越来越关注是否应该控制常见抗菌化合物的使用,因为其引发了环境健康专家的不断关注,近日来自国外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经常暴露于抗菌化合物中的孕妇或者婴儿,恐怕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更多潜在的健康风险。

研究者Benny Pycke表示,我们经常会看到,孕妇和婴儿会经常使用三氯生和三氯卡班,这两种是肥皂等产品中常用的用于杀灭细菌的化合物;研究者在所有孕妇的尿液样本中均检测到了三氯生的存在,而且在大约一半的脐带血样本中也检测到了三氯生,这就意味着三氯生可以通过脐带运输到胎儿机体中去;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所有样本中也检测到了三氯卡班。

研究者表示,这就表明这些杀菌的化合物或许会引发人类和动物机体的发育和生育的问题,而且有些研究也表明,添加剂也会诱发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恶化是当前全球人类面对的一大健康问题。

【5】治愈婴儿艾滋病策略的研究

当一个艾滋病患儿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将他的疾病治愈,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设想。而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面的文章向大家展现出了这一设想成为现实的可能。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用一些积极的药物对艾滋病患儿的医治燃起了希望。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名出生30小时的患儿使用鸡尾酒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他们称该名儿童为“Mississippi baby”。在该患儿18个月大的时候停止用药。然而,令人兴奋的是,在停止用药很长一段时间内,该患儿的HIV检测信号均为阴性结果。到现在为止,该名患儿已经3周岁了,同样没有显示出任何HIV检测信号和疾病症状。然而,是什么机理帮助患儿战胜艾滋病毒的目前仍不得而知。

【6】JAMA:母亲肥胖增加婴儿死亡风险

肥胖会带来很多危害。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流产、死产以及婴儿死亡的风险,其中怀孕过程中严重肥胖的妇女面临的风险最高。

全世界每年发生约270万例死产事件,还有360万名婴儿在出生28天内死亡。为了解母亲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流产、死产以及婴儿死亡之间的相关性,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达芬·奥内及同事对此前38项相关医学研究进行分析,这些研究中包括1万多例流产、1.6万例死产、4300例围产儿死亡(孕满28周的死胎及出生后7天内的早期新生儿死亡)、以及1.1万多例新生儿期死亡(出生后28天内死亡)。

【7】The Lancet Resp Med:研究揭示抗生素使用和婴儿哮喘之间的联系

婴儿在他们第一个生日前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患哮喘的风险上升。然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新研究表明,针对病毒的免疫系统受损和17号染色体遗传变异,增加了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哮喘发展的风险,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是因为抗生素使用而导致的。

重要的是,这项研究,没有发现早期抗生素处方的使用和过敏性疾病发展之间的联系。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上,这与早期研究学说相矛盾:抗生素的用量能够改变肠道菌群,改变了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导致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增加。

在儿童中,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和支气管炎,以及一些研究报告说,幼儿期抗生素的使用和后续发展哮喘之间的联系。然而,系统评价报告了相互矛盾的结果,这呼吁更多的纵向研究以提供明确的答案。

【8】婴儿摄入过多蛋白质或长期影响新陈代谢

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18日说,婴儿不宜摄入过多蛋白质,否则可能会长期影响新陈代谢。

研究人员让两组婴儿分别食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食品,并追踪他们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BMI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是衡量肥胖的普遍标准。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通常认为这一指数超过25为超重,大于30属肥胖。

结果显示,婴儿时期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食品的儿童,6岁时身高体重指数明显较高,超重风险达到对照组儿童的2.5倍。

【9】New Engl J Med:感染艾滋病毒婴儿或可被治愈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0月23日发表报告称,密西西比州一名出生时便感染艾滋病毒的婴儿在经过18个月的密集治疗后停止用药,目前,这名3岁的孩子毫无艾滋病感染迹象,这可能表明感染艾滋病毒的婴儿或可被治愈。

报告称,该婴儿是在母体中受到病毒感染,此后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剧烈治疗。由于母亲未接受任何产前保健,分娩时才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毒,医生认为婴儿感染患病的几率极高,于是在婴儿出生后30个小时便开始对其使用3种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婴儿体内已经检测不到病毒,但治疗直到婴儿18个月大时才停止,10个月后进行复诊时,婴儿已经没有病毒感染的迹象。

目前,医生无法把这一案例称作“治愈”,因为他们不清楚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或是多长时间来宣布患者真正摆脱了艾滋病毒的威胁。马萨诸塞大学艾滋病专家Katherine Luzuriaga博士称,目前他们仅把该婴儿的案例称作“症状缓解”,因为他们认为,还需要谨慎地观察更长的时间来保证绝对没有复发的可能。

【10】Brain :婴儿期过多的脑积液可能是自闭症的生物标记

一项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研究院的多学科研究团队所做的研究发现,那些后来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在婴儿时期有过多的脑脊液及增大的大脑,从而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即脑部的那些异常也许能作为早期识别这种神经发育性疾病的可能的生物标记。

这项研究首次从婴儿期开始追踪那些日后出现自闭症的孩子的脑生长轨迹,并第一次将婴儿期过多的脑脊液与自闭症进行了关联。“出现自闭症谱系疾病婴儿的早期脑发育及轴外液体增加”于今天在网络版的神经学杂志Brain上发表,该杂志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MIND研究所的研究部主任David Amaral共同主持了这项研究;他说:“该研究首次报告了婴儿脑部异常与自闭症有关,且可以通过传统的结构性MRI检测到。”

【11】J Prote Res:婴幼儿食品喂养可增加婴儿成年后代谢疾病的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如果用婴幼儿食品喂养婴儿而不是进行母乳喂养,那么婴儿会经历某些代谢性应激反应,婴幼儿食品喂养也与儿童患肥胖、II型糖尿病以及其它成年后疾病有着重要的关联。

在此前研究中,研究者Carolyn Slupsky和其同事揭示了婴幼儿食品喂养与成年后慢性疾病的风险升高有直接关系,当然从科学认知的角度理解这种关系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随后研究者用猕猴进行试验来对比用婴幼儿食品喂养和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影响差别。

研究者通过对猴子的尿液、血液以及粪便样品进行分析就能比较其用婴幼儿食品喂养和母乳喂养所引发的差别。研究同样显示,降低婴幼儿食品中的蛋白质成分或许对于降低婴儿代谢性应激反应非常有帮助。

【12】儿童肿瘤药物开发存短板 新型载药系统有望补位

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认识的深入,科学家们相继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特效肿瘤疗法。然而,这些疗法通常都是基于成人临床试验得到的。这也意味着目前在儿童癌症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短板。事实上,根据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的研究人员介绍,目前临床上仍然缺少专门针对儿童的抗肿瘤药物。许多治疗方案都是沿用着30-40年前的药物疗法。

有鉴于此,近些年来,CHOP的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到儿童肿瘤药物研发中。最近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SN38能够靶向运输抗癌药物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这种肿瘤类型常见于儿童群体中,是最为恶性的肿瘤类型之一。

【13】Nat Genet:靶向作用染色体重排可治疗儿童恶性白血病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裘德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婴儿机体中除了影响MLL基因的染色体重排外或许携带其它基因突变较少,相关研究或可以帮助靶向做种这种染色体重排来改善患儿的生存率。

ALL往往在儿童出生的1年里发生,而且有时在婴儿出生时就会被诊断出来,患儿体内80%的白血病细胞都存在染色体重排的情况,其会将MLL基因融合入其它不同染色体的基因中,而MLL融合基因会编码一种异常蛋白质,这种融合蛋白在将正常血细胞转化为白血病细胞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4】Lancet Haematology:儿童红细胞性状与疟疾风险相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员已经确定,某些儿童血红细胞特征可以增加或减少罹患疟疾的风险。这一发现可以帮助人们制造未来新的抗疟疾药物和抗疟疫苗。

2008年到2011年间,NIAID的科学家和合作者们跟踪调查了马里1543名6个月到17岁的儿童,马里是一个儿童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西非国家。在整个研究期间,孩子们总共经历了4091起疟疾疾病。调查人员观察到患病儿童体内数个血红细胞发生了变异,这种遗传疾病与细胞异常形式相关,或可降低用于与疟疾风险有关的携氧血红蛋白的产量。具体来说,镰状细胞病与防止儿童患早期疟疾相关,并且可以减少患儿体内疟原虫的密度。镰状细胞病意味着携带某个缺陷基因导致生产异常的血红蛋白。镰状细胞患者体内会有两种这样的缺陷基因。

【15】PLoS Med :空气污染会使儿童认知发育功能降低

据发表在本周的PLOS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称,在巴塞罗那,7-10岁在校儿童恐会因暴露在由于交通因素引起的空气高度污染中而导致认知能力降低。

研究者测量了39所学校的2715名小学生的三种认知功能(工作记忆、优秀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12个月内每3个月测量一次。在社会经济条件等外环境类似的情况下,将暴露到空气高污染中的小学生与暴露到空气低污染中的小学生的这些认知功能的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调整了其它影响认知功能的外在因素后,他们发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学校上学的儿童的认知发育时间要长于污染较低的学校的儿童。例如,低污染区的11.5%小学生在12个月内可提高其认知功能,但是在高污染区域的小学生仅有7.4%在12个月内会提高其认知功能。所以直接测量学校中交通污染物的结果是可信的。

【16】INT J CARDIOL:儿童每日看电视两小时,高血压风险增加30

近日欧洲几所研究机构Universities of Zaragoza and Sao Paulo 的研究人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儿童看电视的研究。得出结论表示,每天在屏幕前呆了两个小时足以增加了30%的高血压风险。研究还指出,如果没有任何日常体力活动或每天活动少于一个小时,风险按50%增加。多年来一直有研究寻找久坐看电视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肥胖之间的关系,而这项研究揭露了这一习惯与患高血压风险有更大的关系。

科研人员在来自欧洲八个国家(西班牙,德国,匈牙利,意大利,塞浦路斯,爱沙尼亚,瑞典和比利时)16228位2-9岁的儿童中选定了的5221儿童,检测记录相关参数。两年随访后,再次检测了其中5062位儿童的相关数据,预测并评价了预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和久坐行为与它们之间的效应关系。通过计算,研究人员发现预高血压和高血压的整体发生率分别为121/1000和110/1000。而每天久坐两小时的儿童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运动少于1小时每天的儿童患高血压风险比久坐看电视的儿童更大。

【17】JDOHD:父母吸烟增加儿童患糖尿病的风险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暴露于父母烟草中的子宫内胎儿或更易在成年期患上糖尿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上。

女性在怀孕期间抽烟或可使其后代在成年期增加2-3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而父亲抽烟则会增加其后代在儿童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但研究者表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建立父母抽烟和儿童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Michele La Merrill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同当前的一种看法相一致,当前的看法认为女性妊娠期环境中化学物的暴露会引发后代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发生。而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参与儿童健康和发育研究项目中的1800名女性的女儿进行研究,这些女性在1959年至1967年间均通过Kaiser Permanente健康计划寻求过产科护理,而当时研究者也收集了相关的研究数据来评估这些女性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

【18】Diabetes Obes Metabo:二甲双胍对肥胖儿童的影响

根据公布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杂志上一则研究提示,对于肥胖儿童,二甲双胍似乎可以降低饥饿感和增加饱腹感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opelola A. Adeyemo和他的同事对年龄在6至12岁的100名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儿童,进行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评估二甲双胍对体重和能量平衡的影响,共84名儿童数据可用(45名二甲双胍治疗者和39名安慰剂治疗)。

【19】Oncol Nurs Forum:白血病儿童睡眠质量更差

近日,Ellyn Matthews博士发表了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和他们母亲的睡眠的研究成果。

这项题目名为“Sleep in Mother and Child Dyads During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研究发表在杂志Oncology Nursing Forum上。

研究作者指出,在刚出生到14岁之间,儿童癌症形式中,ALL占到癌症诊断的三分之一,虽然相比其他类型的癌症,ALL的存活率有一定的优势,但ALL症状如睡眠中断和疲劳会给儿童以及家庭或护理者带来很大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情况,研究人员让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和睡眠日记,以评估他们的睡眠时间数量和质量。此外,ALL儿童母亲和戴上腕表,以检测他们的运动和睡眠/休息、觉醒周期。

【20】JCO:儿童患髓母细胞瘤发病的新型遗传突变

当前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基因的改变,其或许会增加Gorlin综合征儿童患脑瘤的风险。

Gorlin综合征可以增加个体患皮肤癌的风险,但是其却很少引发个体大脑产生脑瘤,大约在3万人中会有1人因Gorlin症候群而患脑瘤。许多Gorlin综合征患者机体中都会携带基因PTCH1的突变,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另外一种名为SUFU的基因的改变同样可以引发Gorlin综合征,而且SUFU的改变会使得儿童患脑部肿瘤的风险增加20倍。

【21】每日吃早餐的儿童更不易患糖尿病

既往有证据显示,不吃早餐的成人罹患糖尿病风险较高。近期,英国一项研究将这种关联性扩展至儿童。该观察性研究表明,每日吃早餐的9—10岁儿童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更低(尤其是早餐富含高纤维谷类),这些儿童鲜有罹患2型糖尿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但早餐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机制尚不明确。相关论文9月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

研究者们纳入了英国4116例上小学的受试者,超过3000名儿童表示每日吃早餐,几乎每日吃早餐、偶尔吃早餐和几乎不吃早餐的受试者分别为450例、372例和238例。

结果显示,与几乎不吃早餐的儿童相比,每日吃早餐儿童的脂肪量、皮下脂肪厚度和胰岛素抵抗最低;后者的平均餐后血糖水平比前者低27%。

【22】Cancer Cell:科学家鉴别出引发儿童癌症的特殊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儿童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利用小鼠模型进行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可以引起儿童(幼鼠)癌症发生的基因,研究者表示,如果研究证实其同样适用于人类,那么这或可有效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儿童肿瘤的新型靶向疗法。

文章中,研究人员Hao Zhu博士表示,我们发现一种名为Lin28b的基因在一系列的癌症儿童机体中表达,这些儿童癌症包括有神经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Lin28b基因在胎儿机体中处于开启状态,但在成体组织中却处于关闭状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基因Lin28b的过量表达可以特殊性地引发肝母细胞瘤,而阻断Lin28b的表达则会有效阻断癌症的发展。

【23】美科学家发现新抗体 为开发儿童疟疾疫苗带来希望

美国科学家22日报告说,他们在非洲儿童的体内发现一种抗体,可以把疟原虫“囚禁”在宿主的红细胞内,从而阻止疟原虫在宿主体内扩散。这一新成果为开发儿童疟疾疫苗带来希望。

美国罗得岛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说,在疟疾高发地区,一些人经常会出现保护性的免疫反应,他们血液中的疟原虫水平较低,不容易出现高热以及其他疟疾症状。

为此,他们在坦桑尼亚采集了数百名2岁儿童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对疟疾有抵抗力的孩子体内有一种叫做PfSEA-1的抗体,这种抗体由恶性疟原虫的PfSEA-1抗原刺激产生。

【24】科学家发现治愈儿童早衰新法

儿童早衰症研究基金会(PRF)近日宣布,一种名为洛那法尼的药物能延长儿童早衰症患者的寿命——初步药物实验得出的平均数据约为19个月。

内科医生Leslie Gordon说:“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Gordon和丈夫一起创办了PRF,他们的儿子死于早衰症。“尽管这些药物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但我们首次发现,患儿的寿命可以因药物介入而延长。”该研究发表于近日的《循环》杂志上。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类被称为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Is)的药物能使早衰症儿童的细胞恢复正常形态。由于FTIs已经在癌症儿童身上开展实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2007年PRF决定开始进行针对洛那法尼(FTIs的一种)的实验。Gordon和波士顿市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肿瘤学家Mark Kieran领导的团队一起,持续追踪了25名服用洛那法尼两年以上的患儿的情况。2012年公布的实验结果显示,许多患儿的体重小幅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

【25】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每年50万儿童面临风险

受去年乙肝疫苗事件影响,去年年底以来乙肝疫苗接种率迅速下降。今年4月25日是我国第28个儿童免疫接种日,昨天,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目前接种率下降的趋势有所回升,但非常缓慢。如果按照去年年底接种率下降30%计算,每年有40万至50万的儿童面临感染乙肝的风险。

去年年底,四川眉山一名婴儿出生次日接种乙肝疫苗,10多个小时后死亡,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事件开始被社会关注。随后多例类似事件被曝光,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后虽经调查核实疫苗不存在安全问题,但疫苗接种的信心受到重创。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免疫规划管理处处长李全乐表示,只要出生后24小时接种疫苗就可以避免孩子感染乙肝。

【26】Nat Genet:科学家揭示儿童神经胶质瘤的基因缺陷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治疗特殊儿童脑瘤的新型方法,这种特殊脑瘤目前世界上并无彻底的治愈途径。

这种脑瘤名为神经胶质瘤(DIPG),文章中研究者对来自儿童DIPG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样本都具有极其罕见的遗传特性,这或许可以作为新型的药物靶点来进行研究,这些遗传特性在别的癌症中并不存在,但是其仅存在于患石头人综合症的儿童中,这些儿童往往会出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全,这样其肌肉就会慢慢演变成为骨质。

目前已经存在治疗上述发育障碍的药物,研究者Chris Jones表示,我们的研究揭开了两种完全不同但是非常可怕的疾病之间的一种遗传关联,其中一种疾病可以将儿童的肌肉变成骨质,而另外一种则是致死性的儿童脑瘤。

【27】Cell Reports:90%的儿童骨肿瘤存在TP53突变

近日,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华盛顿大学儿科癌症基因组计划发现肿瘤抑制基因TP53突变在90%的骨肉瘤都存在,暗示突变在骨肿瘤的早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

TP53在几乎所有骨肉瘤都突变的发现,也有助于解释在骨肉瘤的治疗中存在的一个长期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剂量的放射治疗针对肿瘤基本无效。每年,大约400名儿童和青少年诊断出骨肉瘤,使之成为最常见的小儿骨肿瘤。

共同通讯作者Michael Dyer博士说:骨肉瘤的治疗20多来年,一直未有变化,治愈率均止步于70%左右。该研究提供了新疗法的基础,更直接地标识出了TP53基因突变的重要性。

TP53“搬运”组装p53蛋白的指令,p53在DNA修复和细胞死亡中起到作用。p53基因的失活可帮助肿瘤细胞在放射治疗下存活。以往的研究估计,四分之一到一半骨肉瘤中TP53突变,提示应该会有显著比例患者对辐射做出反应。但情况并非如此。

【28】Cancer Cell:培美曲塞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儿童脑瘤

为了改善高风险脑瘤儿童的生存,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最近调查,已经用于治疗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和其他癌症成年人的两种药物对于儿童脑瘤的治疗潜能。这项研究发表在Cancer 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证明,药物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在实验室中能杀死小鼠脑肿瘤细胞和人脑肿瘤细胞(亚组3髓母细胞瘤细胞)。每年,在美国大约400名儿童诊断出髓母细胞瘤,使之成为最常见的小儿脑肿瘤。四个不同的髓母细胞瘤亚型中,亚组3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最差。

比未经处理的小鼠相比,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患联合使用使患人类亚组3髓母细胞瘤小鼠寿命翻了一番(髓母细胞瘤至少有4个亚组,分别是WNT、SHH、亚组3和亚组4)。当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合并与目前用于治疗小儿髓母细胞瘤的两个化疗药合用,老鼠活更长的时间。

【29】Nat Gene: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或影响儿童的机体发育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和儿童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或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早在之前研究者就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NMT3A)的突变和儿童白血病相关。

所有的儿童均比其同龄儿童身高高,其具有类似的面部特征以及智力障碍,这些遗传突变并没有在其父母机体中出现,所有儿童的病症均为DNMT3A过度发育综合征;研究者开展这项研究旨在鉴别出引发这些儿童发育障碍的原因,DNMT3A基因对于儿童发育至关重要,因为其可以将甲基标记添加于DNA上从而来确定哪些基因何时处于活性状态。

令研究者感兴趣的是DNMT3A的突变仅仅发生在白血病患儿的机体中,而且在白血病患儿中的突变和在DNMT3A过度发育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并不一样。文章中研究者对152个DNMT3A过度发育综合征障碍患儿和其父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新型遗传突变,研究者Nazneen Rahman教授表示,DNMT3A突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发育障碍的原因,而本文的研究对于揭示患者出现发育障碍的原因也非常关键。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