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互联网医疗面临成长烦恼 网友担忧:治死了谁负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323    点击数:397    更新时间:2015/5/13

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爆,近两年间大量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出现。有与线下医院信息系统对接,方便老百姓网上挂号就医的挂号网;也有为网民提供专业医生咨询平台的移动App;更有提供网上视频看诊等业务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但是,国家卫计委最近的表态却给这“火势”泼了些冷水。

4月10日,在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其他一些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是不能开展诊治工作。

卫计委最新表态对正在迅速成长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会造成哪些影响?互联网医疗是否会就此降温?面对行业监管,互联网医疗企业出路在何方,又会寻找哪些新的商业模式?

网上“看病”,界限在哪里?

“我用过挂号网,通过线上挂号,可以找对症的医生、医院,省了很多时间成本。但是,如果涉及到疾病的诊治,总觉得网上问诊不安全。我也不知道网上的咨询是涉及医疗还是健康管理,就想问问,治死了谁负责?”一位网民提出了这样的担忧。

“可以看出,网民的担忧也是卫计委面对互联网医疗大发展的环境下密切关注的问题。其实,卫计委近日的表态并非‘新政’,早在2009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对无资质企业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出过明文禁止。”丁香园CEO李天天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10月,广东省网络医院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启用,这是全国首家获得卫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网络医院的运行模式,是由医院提供在线医务人员,由第三方提供网络平台,在社区医疗中心、农村卫生室、大型连锁药店等地建立网络就诊点,患者可以在网络就诊点直接与在线的医生通过视频通话完成就医过程,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患者在社区医疗中心或药店拿药。

“在春雨医生为用户和医生搭建的互动沟通的平台上,医生的咨询是停留在开处方之前的阶段,只是对用户的健康问题提供咨询。”春雨医生副总裁毕磊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而李天天则表示,“网上健康咨询医生很难掌握度,可能有的医生对于健康咨询与医疗诊治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记者打开互联网医疗企业好大夫在线的首页,点击导航条上网络咨询一栏,看到该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包括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肾病内科等几十种咨询项目,而患者的问题从月子受凉、多动症、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到先天性心脏病。就在3月29日,还有家长通过网络上传诊断资料的方式,让大医院的专家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医生给出的回复,虽然并没有开出具体的处方,却在何时做手术、服用哪类药品给出了意见。而这一情况,在大量提供患者与医生互动咨询的平台上都有出现。

那么,互联网医疗的“红线”怎么界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秋霖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上开展一些咨询,没有涉及医疗诊断治疗,不会产生医疗纠纷;或者可以明确纠纷主体,比如有资质的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应该是允许的。但是有可能产生医疗纠纷,纠纷主体又不能明确认定的,在目前还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就是违规的。

烧钱之后,怎么发展?

互联网基因、模式似乎摘不掉“烧钱”的帽子,医疗领域也是如此。

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统计,2013—2014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创业投资事件66起,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共58家,披露融资额5.8亿美元。

丁香园创立至今已经15年,保持持续盈利只有四年,而丁香园还是这一批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实现盈利的企业。资料显示,丁香园已经积累了400余万注册会员,其中,执业医生达200万。

“学术推广,利用医药观察数据库向医药企业收费,为医院、药企等机构提供人才招聘,为生物公司提供广告,电子商务服务是丁香园目前主要的赚钱业务。”李天天介绍。

而受资本市场热捧的春雨医生则还在寻找盈利模式。毕磊坦承,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据了解,2011年春雨医生成立,专注移动端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四年以来,用户数量已达6000万左右,2015年年底,该公司预计将要达到1亿用户量和20万医生量。现在春雨医生已经通过单月8元对网民收费,使其注册为春雨会员,但这并不足以支撑春雨医生的支出。“我们现在每个月还会在补贴用户和医生上投入百万元。”毕磊说,“即便这样,春雨医生两年后还是准备上市,至于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看情况而定。”

“互联网不是颠覆传统医疗机构,而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手段,填补中国医疗领域的空白。我们不认为政策导向会对春雨医生造成影响,如果互联网的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因为政策限制而忽视用户需要,就会抹杀创新。”毕磊说。

“未来,春雨医生对自身的定位是‘医院前端的服务体系’,就是让医生帮助用户解决一些身体状况的初步咨询,引导患者去合适的医疗体系中检查、治疗,如感冒、头疼这种小病完全没有必要去协和排个队,或者已经确诊的癌症化疗,也可以到更专业对口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毕磊认为,等到用户在平台沉淀后,获取了足够多数据,就能从中挖掘出商业价值。如政策明确之后,还可以发展医药分离,让药企可以直接对接用户,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与成本等。

而丁香园的模式则由传统的医生、医疗专家BBS论坛而来。李天天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丁香园主要提供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邀请医生、业内专家写稿,发布学术与健康内容,做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交流平台;另外一种就是O2O模式,让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有价值,并合法化。“我们第一家落地的杭州的医疗全科诊所即将开业,在获得医疗机构的合法资质之后,丁香园会为愿意多点执业的医生提供诊疗服务平台。”

近日,春雨医生CEO张锐透露,计划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25家线下诊所。

李天天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分为外围和核心两块业务。其中属于外围服务的网上挂号、分诊、就医导航、移动端查询化验单等业务,不会受到政策的限制,但是,这一块业务市场竞争力较弱,创业公司和传统医疗机构都可以做得很好。核心服务,如远程医疗、在线断症、医患在线互动,可能会受到的影响较大。但是,如果互联网医疗企业有了符合资质的线下医疗机构,也许整个产业会有一番新的景象。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