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百万元"诺亚方舟"已售26个 客户要求21日前送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939    更新时间:2012/12/18

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推出“末日旅游”到邪教组织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到白领的娱乐传播……

距离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了,尽管中外专家不断辟谣,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还是不断渗透,带来现实的后果。谁在炒作荒诞的“末日谣言”?谁在这场“谣言游戏”中受伤害?面对“末日”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不是第一次末日猜想”

据统计,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电影《2012》所反映的全球灾难,很多人相信会在现实中发生。

南京退休高级工程师蒋某将房产抵押,并举债7万元,准备在“末日”来临前捐赠;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的王大爷因为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不控制饮食,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送医院急救。

在互联网上,“末日说”成了最流行的话题之一。百度贴吧出现了“世界末日吧”,其中,“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最为流行,导致一些地方市民抢购蜡烛和火柴。

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则不断接到市民电话咨询,问“末日来临,是否需要抢购大米”。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比较著名的如1891年摩门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毁灭说、2000年千禧年危机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众关注。较早的预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术士的末世预言引起西方长达30年的恐慌。

如今,一波波“末日论”已经成为历史的笑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12月21日绝不是最后一次“末日猜想”。

谁在炒作末日谣言?

“末日逃生船票”、逃生工具等在网上热卖;邪教组织借机敛财

事实上,针对“玛雅人预言太阳纪结束地球毁灭”等谣言,美国NASA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玛雅人的后代等,从去年以来已经多次辟谣,但科学的声音却淹没在商业化的浪潮中。

在商家眼中,“末日”从来都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噱头和商机。在疯狂的商业广告推动下,谣言被不断渲染放大。

“进入2012,全球各地灾难来袭,当我们正在陪伴家人玩耍,当我们正在高速行驶,当我们……突然地震来了,突然各种无情的灾难来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视!”某逃生工具经销商在其广告语中写道。

在淘宝网上,键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页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抢手的是一张“末日逃生船票”,已经售出了340件。

“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纸质船票、火车票、信封、船卡,还有《联合国授权2012诺亚方舟登船资格证书》,消费者可以在票上定制姓名、性别、国籍、舱位类型、舱位号等个性信息。此外,还有应急套装和压缩饼干等销售。

在浙江义乌,民间发明者杨宗福正在加班加点地制作“诺亚方舟”。这种售价在1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逃生装置,已经接受了26个预订。他告诉记者,他本人并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说法,自己设计制作的“诺亚方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逃生装置。

“我从来没有宣扬过末日说,但一些客户相信这个说法,催着订单在21日前送到。”杨宗福说。

与“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相比,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旅游套餐和图书销售更为直接。“末日来临前必须去的十大地方”,一些旅行社调整线路以迎合顾客对于“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册》、《末日地下生存手册》等打着“末日”旗号出版的图书也达几十种。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澜,邪教、犯罪分子等也借机生事、诈骗钱财。上海市公安局称,12月5日7时至6日7时的一天内共接到25起借末日谣言骗钱的警情。在陕西,还出现了“全能神”邪教组织,鼓吹“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借此敛财。

社交网络风行使每个拥有便携设备的普通人成为“发布者”,复杂的传播环境也让谣言散布更快。

“我们中的很多人正在以娱乐心态传播末日谣言,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另一些人特别是缺乏识别能力的老年人和孩子,正因为你的行为受到伤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新闻与科学传播系教授李大光说。

谣言止于智者,反思不可或缺

专家提醒,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值得反思,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

对于盛行的末日谣言,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说,所谓的“世界末日”说根本不靠谱,但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却值得反思,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反思一下人类行为。

科普网站“果壳网”主编徐来认为,“谣言止于智者”,只有长期宣传科普知识,才能够真正让大家拥有判断力,抵御借机牟利的商业行为,否则在这次谣言破灭之后,还会不断有新的“传说”诞生。而应急救灾知识及物资的储备,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末日”来了才需要。

12月10日,宁波一家文化创意公司通知员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2天,发600元“末日遣散费”,希望员工与家人及最爱的人一起吃顿团圆饭,送份温情的礼物。这一举动引起社会热议。公司总经理坦言,并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对员工的重要性,希望给员工家人同样的温暖,传递正能量”。

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仅仅是愚昧和迷信,许多相信谣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关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虚幻的末日想象,映衬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很多年轻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末日的想象:假如末日真的来临,我们将与谁陪伴?人生最珍贵的又是什么?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也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这对我们的未来更重要。”夏学銮说。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