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康生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 康生社区 联系方式
康生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新闻
商品目录 销售网络 文件下载
最新招聘 人才建设 在线申请
品牌建设宣传栏 企业风采 健康家园

砥砺奋进
迎接党的十九大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最新公告 LATEST ANNOUNCEMENT
普通文章新华医疗推进体外诊断业务
普通文章美批准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
普通文章王老吉”商标注入白云山即将明朗
普通文章Cancer Cell:攻克耐药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
普通文章FDA批准默沙东超级HPV疫苗Gardasil 9,销售峰
普通文章FDA批准鲁索替尼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0515-89650688

传真:0515-86681111


业务联系人:
陈经理

邮箱:874179700@qq.com


网址:http://www.kspharm.cn

邮编:224600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

陈路99号
航天员今日全面开展空间实验及失重防护措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821    更新时间:2012/6/19
昨天,已经等待了200多天的天宫一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随着三道舱门的依次打开,我国3名航天员昨天17时07分进入到了他们在太空中的新家——天宫一号,开始了全新的太空生活。

  开启天宫之门、成为第一个进驻天宫的航天员,是作为指令长的航天员景海鹏。昨日17时06分,他成功打开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的舱门,17时07分,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成功。

  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了穿舱的整个过程。3名航天员先是在神舟九号飞船的返回舱解开束缚带从座椅上缓缓起身。根据地面指令,航天员刘旺依次打开飞船返回舱舱门平衡阀和返回舱门,进入飞船轨道舱。3名航天员在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蓝色工作服。随后,航天员刘旺、刘洋回到返回舱,景海鹏留在轨道舱继续工作。

  在昨天的电视画面中,天宫一号内的摄像头对准了实验舱的舱门,随着景海鹏推开圆形白色的舱门,并首先露出了头部,北京的飞控现场传来了激动的掌声。景海鹏眼前的“新家”俨然宽敞了许多,白色的舱壁颇为温馨,卧室的绿色隔布上还挂着大大的中国结,一面挂在墙上的五星红旗格外抢眼。景海鹏进入后的第一次行走还有些不适应,一不小心就飞起来,之后在手脚限位器的帮助下,走得开始稳健。据了解,手脚限位器也是天宫里最多的一种设备。“已经进入了目标飞行器,感觉良好。天宫一号舱内环境正常,神舟九号状态良好。”景海鹏通过天宫一号里的设备和地面进行了通话。

  航天员刘旺、刘洋随后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电视机前的人们还看到了三人在这个新家里的首张全家福,三人排成一排对准镜头,刘洋站在中间。三人带着微笑向“地球人”挥手致意,景海鹏和刘旺还极为“绅士”地扶住了漂浮的刘洋,三个人的喜悦和兴奋都写在了脸上。

  ■详解

  进入“天宫”得开三道门

  从神舟九号对接上天宫一号到航天员进入“天宫”,用时近3个小时。通往“天宫”之门为什么这么难开启?

  中国航天员中心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说,从神舟九号进入“天宫”的路上,航天员要先后打开三道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轨道舱前舱门和天宫一号舱门。后两道门通过对接通道相连,在打开其中每一道门之前,航天员都要进行舱门检漏、舱压平衡等操作以保证安全,这个操作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据新华社

  ■进展

  空间实验 今日全面开展

  晨报讯(记者 韩娜 通讯员 姚晓勇 朱霄雄)截至6月18日21时,神舟九号已在轨正常运行34圈,18日17时06分,航天员景海鹏顺利打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三名航天员已进入目标飞行器并完成气体采样、目标飞行器状态设置等工作。据悉,神舟九号航天员将在19日全面开展各项空间实验及失重防护措施。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三名航天员状态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后续飞行中,对航天员最大的挑战将是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其次,由于身处失重环境且时间有限,大量的空间实验对航天员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手控交会对接任务,黄伟芬表示相信三名航天员一定能够圆满完成。

  ■揭秘

  天宫装“空调” 为生命护航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打造了一个怎样的人居环境?当然,舒适和安全都是科研人员要想到的。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进行解读。据介绍,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实验舱是航天员的工作舱和生活舱,它的内部四壁都是机柜,内有操作台、仪表板、照明及生活等设备,还布置了航天员休息的小舱室。此外,中间有一个长4米、宽1.8米、高2.2米的通道,是航天员运动、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天宫一号在去年入轨后,其上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运行。航天员进入后,将通过仪表控制器这样一个按照载人状态来设计的人机界面,不仅可以了解飞行器的所有信息,还能实现天地之间收发邮件及进行在轨软件更新。

  天宫一号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人体呼吸、排汗等代谢产生的水汽。同时,天宫一号还装有特殊的“太空空调”,如气体流量调节装置、航天服温控调节装置等,它们作为环境控制及生命保障分系统的装置,在航天员的飞行试验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天宫一号上还有一种特别的太空健身器——神经肌肉刺激仪,可以对航天员进行电脉冲刺激,协助航天员进行肌肉疲劳恢复和肌肉力量训练,以防止长期飞行试验造成的肌肉萎缩。

  晨报记者 韩娜

  ■措施

  防范不速客 金属衣护体

  作为航天员的太空新家,保证安全是“天宫一号”的首要任务。但在茫茫太空中,它也许会遇到一些“不速之客”的侵扰,包括微流星、空间碎片等。为了防止这些“不速之客”的伤害,它自身带有防护板,可以遮挡微小碎片对飞行器的撞击,其自身2毫米至3毫米厚的金属外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为了保护“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安全性,科技工作者们制定了专门的预警机制,并用黄、橙、红代表不同的预警等级。红色代表的危险级别最高,即有可能撞击到“天宫一号”的碎片。为了精确计算空间碎片出现的可能性,科技工作者还引入碰撞概率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空间碎片预警判断的参数与依据,表示的是碎片与“天宫一号”发生碰撞的概率。

  “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的每一天,科技人员都会进行碰撞概率的计算,看看那些散落在太空的“不速之客”有没有可能对“天宫一号”产生威胁。初步计算的结果表明,“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过程中,是不会遇到危险的“访客”的。万一遇到危险,技术人员会在地面向“天宫一号”发出指令,改变其飞行轨道及速度,避开危险物后,再回到预定的轨道继续飞行。在地面,科技工作者还进行了临压力应急试验,测试当“天宫一号”舱体出现5毫米漏孔时,所采取的措施能否维持舱压不小于70千帕,并能保持80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航天员赢得充足的逃生时间。

文章录入:bgs    责任编辑:bgs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关村网络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经济开发区响陈路99号 邮箱:xswdj999@163.com